专题报道

征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热烈庆贺博猫2娱乐注册成立60周年 -> 征文 -> 正文

参加抢险救灾 努力尽职履责 —绵竹中行办公楼 “5.12”特大地震抢险救灾记实

作者:来源:阅读次数:日期:2012年12月21日

自2002年初来到公司,至今已快11个年头了,11年来在这个团队的工作和生活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感想和记忆,但最让我终身难忘的应该是5年前发生的那场特大震灾。2008年5月12日,一个苦难的日子。一场中国历史上百年不遇的特大地震,在以汶川为中心的中国大地上突发,顷刻间,无数房屋倒塌,无数生灵夭折。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有幸成为众多抢险队员中的一名,参加了对震区的救灾活动。

灾情命令 火速前往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5月13日零晨,公司接到了集团公司传来省国资委的抢险命令。受时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双华委托,我立即带领由我任抢险队长,原四分公司总支书记蒋刚任副队长,共43名职工和民工组成的公司抢险队,以及必备的手动抢险工具于上午9:00准时出发,并于10:40分在第一时间抵达抢险现场—四川绵竹。

抢险队在当地公安人员引导下,很快抵达绵竹县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部根据华西集团在建筑方面的特点和优势,立即给抢险队下达了抢救在地震中完全倒塌的中国银行绵竹支行的具体任务。

中国银行绵竹支行办公楼是一座建筑面积约3000平米的七层框架式办公大楼。震前该楼底层正拆除进行二次装修。地震发生时,大楼在一分钟时间内完全坍塌,形成了一个高约5米,最大直径约30米的一大堆重叠复压总量近2千吨的建筑垃圾。其中,最大的一块重约200多吨,且全系现浇砼结构,破碎和搬运的工作量相当大。且旁边还有两座已倾斜5度左右的六层砖混家属楼,随时有可能形成二次灾难,形势万分危急。据事后统计,大楼坍塌共掩埋银行职工及过路行人23人。

华西的专家 不能走

地震第二天,连绵的阴雨,加之大型抢险机具严重缺失,导致抢险进度根本无法跟上需要,也正是这节骨眼上,邻近汉旺中学倒塌急需救援的消息也传到救援指挥部,面对这样急迫的救援形势,指挥部的同志刚把抽调人员、急救汉旺的意见一表达,就激起了周围银行职工家属的一片呼声“华西的专家,决不能走,这里同样也是重灾区”。面对此情此景,我们立即在现场召开了一个紧急协调会,并征得救援指挥部同意,保留救援队伍,成立以华西抢险队为主的工行抢险突击队,以及以中行领导杜书记、我以及遂宁消防余参谋、以及中铁二局吕工程师组成的中行抢险指挥小组。并立即着手重新对原有救援方案进行了分析,确认了大楼的基本布局和被埋人员的大概位置。以及旁边两栋六层住宅楼的危急情况,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抢险方案。即:先对可能被埋人员的上方进行荷载减轻;再进行旁边掏洞实施营救的抢险措施。新方案的确定,进一步加快抢险进度,稳定了人心,也为确保不发生侧旁高楼倒塌,引发次生灾害奠定了基础。但是,有了好的方案,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很快就会有好的结果。这是震后第二天,也是抢险的关键环节,但老天不争气,一直不停地下雨,再加上倒塌的大楼横街而卧,巨大的砼块一层叠一层,最重的达200余吨。面对这样一种区别于一般砖砼结构的宠然大物,尽管全体抢险队员使出了浑身解数,但在当时主要依靠人工挖掘的进展速度仍然十分缓慢。抢险至13日晚上10点左右,围观的群众及遇难者家属稳不住了,不少人情绪异常激动,他们冲进现场,大声执问银行领导和我们几位领导小组成员:要求加快进度,但又不准我们动用当时唯一的一台大型破碎设备(怕伤及下面被埋人员)。在这种“快”“慢”都两难的情况下,现场指挥小组紧急召开会议,进一步商量老百姓可能接受的抢险方案。最后大家达成一致;抢险工作只能快、不能慢、更不能停。慢和停都是与抢险基本精神相违背的。但要快,就必须要作通群众的工作,要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在这种相持不下的情况下,指挥组决定,由刚刚赶到现场的技术专家,华西集团副总经理孙前元同志亲自出面给群众做好“快”的抢险方案的实施办法的解释。很快“从中突破、逐层减压,尽快救人,确保不发生次生灾害”的方案,得到了现场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人命关天 困难算啥

一分的希望,万分之努力。救援与死神赛跑。

由于现场抢险的搬运量太大。加之场地狭窄,任务紧迫。所有参战几个单位的抢险队员在13日晚几乎都是彻夜未眠,我当时也由于患糖尿病出院刚好几天,深感力不从心,不少队员也身患感冒腹泻等多种疾患。但大家在与死神赛跑的比拼中,尤其是在当地一位童姓自愿者破碎机司机连续抢险二天二夜没合眼的带头示范下,更是鼓舞和激励着全体抢险队员。尽管由于当天不停地下着小雨,所有参战人员全身都不断地往下滴水,且余震还在不时地威胁着大家,但面对灾情和急需救援的生命,大家都顾不了那么多了,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快挖快搬,快把被废墟埋住的同胞救出来。

从现场抢险实际出发,由指挥组的同志分头协调救援机械,不断修正救援方案。副队长蒋刚同志则带领抢险队员冲在第一线,他们和消防官兵一起冒雨在废墟上清理残渣。风雨声、机械轰鸣声,机具敲击声在现场汇成了一支支动人心魄的乐章。经过近百人的共同努力,13日当天,每次突击过程的建渣搬运量都被不断地刷新,这也让所有被困者家属和围观群众看到了更多遇难者生还的可能。到15日零晨,第六名生还者成功被大家从废墟中抢救出来。截止16日,以我公司为主力的抢险队员已经连续战斗近100个小时。100个小时里,大家未能睡上一个好觉,没有换上一身干爽的衣服,雨水、汗水一遍又一遍的湿透了全身。公司一个项目的后勤协管人员担负现场钢筋的切割任务。连续几天大面积的焊割,双手被滚烫的焊花烫出了一串串水泡。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即使如此,面对巨大的灾情,也为了更多的生命得到救助,大家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接下来的72个小时,继续以高昂的激情投入到无数繁重、紧张的抢险工作中,大家累得不行了就一屁股座在残砾上喘口气,喝口水,饿得不行了就啃口方便面,困得不行了就在路边空地上打个吨。

领导关怀 信心倍增

在前线参与抢险救援队员的安危,身体状况和后勤保障供给等情况,无时不让集团公司、公司和分公司的各级领导牵挂在心。13日晚上8点许,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孙前元,集团工会生产生活部长赵敬东受集团领导委托,深入抢险救灾现场看望全体抢险队员,为我们带来了雨衣、手套、雨鞋、手电筒、创可贴、沙布、藿香正气水等抢险急救物资。15日14时许,四分公司经理王红莲、主任工程师罗冀等捎来了集团、公司领导的慰问信和生活急需物资,并立即参与到与全体队员的同吃、同住、同抢险。16日上午10时许,省国资委监事会主席柴文成、集团董事长李纯刚、三公司董事长张双华也都亲临抢险现场,看望和慰问全体队员,并勉励大家继续发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华西精神,继续扩大抢险战果,向灾区人民表达出我们国有企业的应有的姿态和责任,向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让全体抢险队员疲乏顿消、力量培增、救援的奇迹也在这时再一次诞生。16日上午8时许,最后一名幸存者,也就是中行倒塌现场的第七名获救者,再一次被抢险队员们从废墟中成功营救出来。此时,全现场也再次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谢谢你们 华西的专家

16日下午3时许,整个抢险工作已基本完成。受现场指挥组的委托,我和副队长蒋刚一道,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绵竹市抢险指挥部汇报情况,指挥部的同志听说我们是来自中行抢险现场的华西抢险队时,都对我们树起了大拇指,并迅速将情况向市委作了汇报,市领导也很快作出指示“感谢华西的专家、感谢华西的抢险队员,是你们创造了我们抢险救灾的奇迹,在23名被埋人员中,成功救出了7名幸存者,由于你们已四天三夜连续抢险,实在是太辛苦了,但是你们目前还不能走,指挥部还要研究一下还有没有更需要你们的地方,请你们先回去待命”。

16日下午4时许,抢险队最终接到市抢险指挥部的电话通知“华西集团省建三公司的抢险队可以全部换下来了,省国资委将另行安排华西的抢险队进场”。

至此,队员们才终于得以真正喘口气,至16日晚7:00时整,全体华西三建的抢险队员在完成了最后一车砼块的搬运任务后,我们才带着40多名抢险人员,在未重伤一人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抢险任务。经过整整四天三夜的紧急抢救,在成功地稳住旁边两栋已倾斜楼房的前提下,共搬运走倒塌的建筑垃圾1千多吨,成功的从废墟中抢救出7名生还者和16具遇难者的遗体,给生者和死者都有了一个实在的交待。

附:感言诗一首,以聆读者

抗灾联想

自然之力无比巨骜 人类社会理当尊道

百年不遇特大震灾 犹如妖魔生灵虐暴

美好河山惨遭蹂躏 桥断路陷高楼倾塌

党的领导彰显力量 群众参与积极踊跃

国企职工全力以赴 功坚克难尽力报效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众志成城巨灾可抗

救灾抢险刻不容缓 一分希望万分努力

赛跑死神争分夺秒 时间虽短成果显要

疼悼亡灵喜迎生到 重振精神家园再造

救灾有感不无联想 留给新人闲暇品赏

记于公司成立六十周年庆典时

三公司职工 郭俊清2012年底

上一条:诗二首——祝四川三建成立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