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企业社会责任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企业社会责任 -> 正文

三建人百倍用心助脱贫 善建者建得广厦千万间——西昌市钢结构安全农房建设纪实

作者:来源:阅读次数:日期:2017年05月02日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十三五规划中精准脱贫的重点区域之一。作为凉山州首府,西昌市于2016年9月率先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在改善居住条件这一工作上确定了为贫困户修建钢结构安全农房的目标。

2016年9月28日,在接到西昌市下达的钢结构安全农房建设任务指标后,公司立即对需在第一批次完成的11个乡镇共160余户钢结构安全农房建设工作进行了研究,根据项目的分布情况,公司研究决定,以四分公司、七分公司为参建单位,分别组建一支高效精炼的项目团队组织施工。9月29日,两支项目团队迅速赶赴西昌,正式履行助力凉山脱贫攻坚、改善彝区住宅条件的光荣使命。

此次西昌市布置的11个乡镇的钢结构安全农房建设任务分布广泛且不均,其中最多的安哈镇有92户修建任务,最少的经久乡仅有2户。2支项目团队经过近4个月的日夜奋战,在坚强克服生产条件、生活条件、交通困难、天气多变等重重困难后,于2017年1月底基本保质保量完成了当期施工任务。

打破生产局限,力创施工条件

西昌市四合乡、安哈镇等11个乡镇拟建的160余户钢结构安全农房基本分布于飞播林区,道路为乡村机耕道,进入施工现场的山路崎岖,狭小泥泞,交通十分不便,人员进出、材料转运十分困难。

就此,七分公司安哈项目管理团队把项目部建在了山上,项目全体管理人员租住在当地一个村民家里,8个管理人员一同挤在两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屋里,将一间15平方米大的房间作为了项目部办公室。生活和办公条件虽然艰苦,但项目部所有人员没有任何抱怨,大家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为完成工程任务使出浑身解数。

由于安哈镇等乡镇的海拔在2500米左右,加之高海拔的寒冷天气,大部分管理人员和工人出现头晕、流鼻血等高原反应,在这样的身体条件下,大家依然卯足劲坚持着,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四合乡是四分公司管理团队的重点攻坚区域,位于飞播林区深处,地势较高,绝大多数住户不通水电和车辆。快速解决好项目的施工用电、施工用水问题成了四分公司项目团队的重点课题。施工用电得不到保障,那就自己发电,于是,项目部立即组织了数台发电机;没有施工用水,那就自己找水,项目部踏遍山坳,在距离施工现场10多分钟的山间找到了水源,日夜蓄水,供施工生产使用。

条件艰难,项目团队咬牙克服;没有条件,项目团队努力创造。两支项目团队硬是在这样的生产生活条件下,使“善建铁军”“ 华西品质”得到了充分体现;也正是有这样的精神与品质,建设任务才能如期顺利完成。

道路险阻崎岖,无碍生产运输

面对曲折蜿蜒的山路,材料运输极其困难。此时,城市中早已绝迹的拖拉机成了运输主力,在急促紧张的施工过程中,拖拉机满载着生产材料发出的突突声成了最令人振奋的进行曲。

但山路大多是未处理过的泥巴路,在10月里的一个下雨天,道路湿滑,装满材料的拖拉机陷进了泥里,无法挣脱出来,最后,安哈镇项目部只得安排7、8个管理人员和工人齐力推车,才把拖拉机推出了泥坑。当拖拉机出来的时候,大家全身已经溅满了泥浆,汗水合着雨水往下流淌。

在连续作业2日后的12月1日晚9点,四合乡项目部的司机李天林与工长潘源、庄元龙从户主家回四合乡乡政府搬运建筑材料。在途径山坳口一个陡坡时,陡然吹过的狂风卷起地面的黄沙弥漫了整个山坳,汽车前灯只能照亮前方不过1、2米的范围。在后退不能且刹车作用不大的情况下,汽车只能缓慢下滑前行,最终被悬崖边的几棵大树挡住才停下,此时的车头已悬在半空中。由于山上无通信信号,项目部其他管理人员在久等无任何消息的情况下,半夜沿路查探,最终在凌晨6点与附近村民一道把车辆拉上了路面。此时,穿着单衣的司机和工长在只有几度的山中被困了8个多小时,获救后匆匆吃过早饭又很快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按照约定,到户施工材料(包括钢结构、水泥砂石及装修材料)的再次搬运由户主和政府解决。由于工程工期紧,劳动力需求量大,乡政府和户主家的劳动力(很多户主家的劳动力外出打工未回,只剩老人小孩和部分孱弱妇女)无法满足运输需求。为此,项目部最初协调了部分施工人员协助进行搬运,但仍旧不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在无法临时招到足够搬运工人的情况下,四合乡项目团队组成了材料搬运突击队,协助搬运材料。包括项目经理在内的七名管理人员顶着近30多度的高温,扛起钢管水泥砂石袋,沿盘山小道来回搬运材料。渴了喝口矿泉水,饿了来口干馒头。长时间暴晒、劳累和饮食条件差,极大地考验着管理人员的身心,但没有一个管理人员叫苦叫累。户主家及周边的彝族老人多次让项目管理人员休息,并盛情邀请他们去家里做客,管理人员都婉言谢绝了。

浓雾深处放线,无畏烈日严寒

在海拔2500多米的安哈镇,11月就已没有攀西阳光,天气异常寒冷,有时下着小雪,温度只有零下1-2度。为保证12月底前完成施工任务,施工人员在浓雾和寒流中现场抄平放线,在小雪中现场指挥作业施工。现场没有可以遮风的地方,冷的实在没办法了,大家就在旁边升起一堆火取暖,继续施工。

而另一处的四合乡却是阳光明媚,四合乡项目团队每天在30多度的天气下奔前走后组织施工抢生产,加上强烈的紫外线,项目管理人员的皮肤被晒得黝黑。因为四合乡项目部距离施工区域路程较远,每天清晨一出门,管理人员都会带上午餐,要么是一壶开水就两盒方便面,要么是一壶开水就几个馒头,有时来得更加实在,几颗元根头就简单凑合一顿,为的是延长施工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

尽心履职履责,团结一心抢工

为了赶在大雪封山前将工程全部完工,安哈镇项目部制定了赶工措施和抢工计划,在原有发电机的基础上又新增了4台发电机和若干照明灯,现场也分两个班组轮流实施,白天抢工,夜间加班。白天如果出现断电的情况也可以用发电机发电,继续施工,保证施工进度。在项目经理邓伟的带领下,项目部人员轮流值班,指挥工人加班,夜晚的温度比白天要低十几度,施工视线又不好,给夜间加班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大家虽然冷,虽然累,但为了完成任务,在困难面前,没有一丝惧怕,没有叫苦叫累。在现场所有施工人员的齐心努力下,终于抢在大雪来临前,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

2016年11月29日,四合乡项目部承建的四合乡马什洛村马鞍组的阿约为吉、阿约古格两家进入主体施工期,这两户均为原址拆除重建。彝族新年在即,两户户主都恳请项目部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盼望着搬进新居过新年。由于马鞍组位于飞播林区的深处,道路状况极差,大部分道路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平时在保证施工人员交通往返的情况下,已是尽可能晚的下班;在得知户主的愿望后,项目部管理人员召开专项会议进行研究,当时,有限的作业面仅靠增加劳动力无法提高施工进度,唯一办法就是延长作业时间。项目部最后决定,由项目经理周成伟亲自到户主家蹲点建设,尽量将作业时间延长至凌晨1点,同时在夜间进行材料运输,以便与白天其它户主家的材料运输错开,并派管理人员押运以确保安全,最终,项目部为两户户主实现了彝族年前搬进新家的新年愿望。

心系彝族同胞,真情拉近距离

四合乡为西昌市彝族聚居乡之一,多数人家只会说彝语,项目部管理人员与他们的沟通交流极其困难。在乡政府带领项目部管理人员第一次走访以后,都由当地人兼作翻译。最开始,彝族同胞因习惯了当地传统建房模式,不了解钢结构安全农房的优点,与我们管理人员之间有很深的隔阂,我们的讲解,他们听不懂也不接受,但我们管理人员仍抱着十二分的耐心,对拟建房屋的基本情况和施工的有关事宜进行解释说明,并在空闲时间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拉近距离。2016年12月中旬的一天下午,项目部为马鞍组的住户家施工过程中,因该住户家中的男女主人均已外出打工,仅有两位老人和一个三岁小孩在家。眼看暴雨即将来临,四合乡管理人员放弃了在暴雨前出山的最后机会,协助两位老人收拾晒在山林空旷处的玉米。当玉米收拾完后,暴雨已经来临,管理人员无法下山。当时,两位老人非常感动,坚持留管理人员在家里避雨、吃饭,管理人员都婉言谢绝了。通过这些一点一滴的帮助,项目部与彝族同胞关系越来越融洽。

同时,项目部管理人员发现了林区的大暴雨天气对住户房屋基础周边的稳定性、外墙防水的耐久性等方面造成的不利影响,项目部决定对房屋基础周边的堡坎进行加固,增设排水设施。为增强外墙抗雨水冲刷能力,在后续的施工中,加大了外墙防水涂料的厚度和涂抹遍数并满挂钢丝网。通过对处于不同环境条件下房屋所作的施工方案进行了优化,增强了房屋的安全性,适应性和耐久性,为每一个彝族同胞提供了满意合格的钢结构安全农房,体现出对彝族同胞的满腔真情!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唐代诗圣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的肺腑呐喊。无惧艰辛,无畏困难,全力以赴,争分夺秒,一幢幢坚固而美观的钢结构安全农房在华西善建者的倾情付出中迅速建成,努力为彝族同胞创造了遮风避雨的温馨家园,体现“国企品质 凉山情怀”,展示了公司在助力凉山州脱贫攻坚战役中的奋勇担当,为积极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夺取全面小康全面胜利贡献力量。

文/图 高原 李文江

上一条:公司前往喜德县开展爱心捐赠活动
下一条:王亚运同志喜获筠连县脱贫攻坚“优秀扶贫干部”荣誉称号